PLoS One:湿疹婴儿的肠道菌群长什么样?

作者:海希尔贸易 浏览: 发表时间:2017-09-09 09:52:26

湿疹是婴儿期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病变,发病率高达30%。虽然60%的湿疹发生在出生后第1年,但病情可能会持续至成人期。湿疹往往是特应性反应的初发表现,也是过敏性疾病的强预测因素之一,高达80%的湿疹儿童会在5年内发生过敏性鼻炎或哮喘。既往研究显示,婴儿肠道菌群多样性能显著降低湿疹的发生,而肠道菌群对固有性和适应性免疫功能起关键的调节作用,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相关。

 

为鉴定与湿疹相关的特定菌群,来自中国上海的一项研究比较了湿疹和健康婴儿肠道菌群的组成。结果显示,湿疹婴儿与健康婴儿的肠道菌群丰度存在属、种差异,一些与特应性或炎症相关的细菌在湿疹婴儿肠道中富集。

研究纳入50例湿疹婴儿和51例健康婴儿,病例组湿疹发作定义在出生后第1年内,12-13月龄时收集所有婴儿的大便样本,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两组的菌群分布差异。

结果共发现10大细菌门类,其中大多数分属4个门类:厚壁菌门、变形菌门、拟杆菌门及放线菌门。在门级别中,两组的丰度无明显差异(p=0.85)。

83个菌科中,两组婴儿共享了57个菌科,各自独有的菌科分别为健康婴儿14个、湿疹婴儿12个。在科级别中,24个菌科的比例存在明显组间差异(q-value<1E-5)。

菌属级别共鉴别出170个,包括湿疹婴儿143个、健康婴儿136个。其中50个菌属的丰度存在明显组间差异,包括9个最常见菌属。这9个菌属中,双歧杆菌属、巨型球菌属、嗜血杆菌属及链球菌属在健康婴儿肠道中富集;埃希氏杆菌属/志贺氏菌属、韦荣氏球菌属、柔嫩梭菌属、Lachnospiraceae incertae sedis、梭菌属亚群XlVa在湿疹婴儿肠道富集。

在运算分类单位(OTUs)级别,有324个OTUs的丰度存在明显组间差异。湿疹婴儿肠道富集的细菌种类包括:clarus和plebeius拟杆菌,颊普氏菌,活泼瘤胃球菌,柔嫩梭菌群,Akkermansia muciniphila等。健康婴儿肠道富集的包括:两岐双岐杆菌和长双岐杆菌,脆弱拟杆菌,唾液链球菌等。

无论顺产还是剖腹产,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,梭菌属亚群XlVa、黄杆菌属、吉米菌属和Lachnospiraceae incertae sedis在湿疹婴儿肠道中始终富集。其中,梭菌属亚群XlVa被认为是湿疹的生物标志物。

研究揭示:

婴儿肠道菌群与湿疹风险的内在联系,证实湿疹婴儿与健康婴儿的肠道菌群丰度存在菌属、菌种差异,但细菌组成无明显区别。结合以往研究结果分析,一些与特应性或炎症相关的细菌(如柔嫩梭菌群、活泼瘤胃球菌)在湿疹婴儿肠道中富集,湿疹婴儿肠道中富集的Akkermansia muciniphila可能降低了肠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,从而增加婴儿发生湿疹的风险;而脆弱拟杆菌,唾液链球菌等具有抗炎特性的细菌在湿疹婴儿肠道中较贫乏。

参考文献:

Zheng H, et al. Altered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ssociated with Eczema in Infants. PLoS One 2016; 11(11): e0166026.

仅供医务人员使用

本文章版权所有,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


深圳市海希尔贸易有限公司,

备案号:粤ICP备2022116272号
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